首頁  |  行業(yè)風向  |   行業(yè)資訊  |  正文
“西金東移”和“東價西望”:黃金市場的雙重格局
發(fā)表時間 :2013-09-11    來源:中國黃金網

  中國需求崛起造成“西金東移”之勢
  近年來,全球黃金需求格局最大的變化莫過于中國需求的崛起。中國黃金首飾和實物黃金投資需求的攀升使得全球黃金需求的天平從“東西對峙”倒向“西金東移”。
  眾所周知,由于黃金并非工業(yè)用大宗商品,黃金需求的地理分布向來與原油等工業(yè)商品不同,不以各國的工業(yè)化發(fā)展程度為轉移。
  如果我們打開2000年全球金飾需求的地區(qū)分布圖,可以看到傳統(tǒng)黃金消費大國印度的占比接近20%。不過,由于黃金消費往往又與一國富裕程度相關,因此,同年美國的金飾需求也占到全球的12%。因此,在中國需求崛起以前,以印度和美國為代表,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的金飾需求往往旗鼓相當,形成了“東西對峙”局面。
  然而,近十年來中國黃金需求的崛起打破了上述格局。當我們打開2012年全球金飾需求的地區(qū)分布圖時,中國需求的崛起赫然在目:中國金飾需求的全球占比已經從2000年的6.4%大幅上揚到27%,而同期印度和美國的占比則分別為29%和5.7%。雖然印度的占比高于中國,但是從絕對量上看,2000年印度黃金首飾需求為620噸而2012年僅為552噸,中國的黃金首飾需求卻從2000年的201噸大幅上揚至519噸。如果沒有中國金飾需求的擴張,印度盡管仍然是舉足輕重的黃金消費大國,但卻不足以讓發(fā)展中國家主導金飾需求。
  正是中國需求的崛起和中國需求砝碼的加重,使得中國和印度的金飾需求合計占到全球的56%,全球金飾需求才一改原本在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之間平均分布的格局,轉為以發(fā)展中國家為主導,即所謂的西金東移。今年4月以來市場熱議的“中國大媽對陣金融大鱷”雖然有吸人眼球之嫌,卻也反映出中國已經隱約感到了自身在金飾需求上影響力的增強。
  中國金價波動仍是“東價西望”
  與近年來中國黃金首飾需求不斷增強同步進行的,還有國內外金價聯動密切程度的提高。
  中國金飾需求的增強并未使得中國黃金銷售的情況成為黃金價格的主導因素。國內外分析黃金價格未來走勢時所采用的主流分析框架,仍然基于美國貨幣政策和全球經濟狀況等國際因素展開。
  因此,黃金市場在面對中國需求崛起時呈現出了雙重格局:一方面,新興的中國需求使得黃金市場上中國影響力增強,國內外開始注意中國需求動向對金價的影響;但另一方面,美元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的原有框架依舊,國內金價逃不開與國際金價的聯動,紅火的中國需求往往并不代表著國際金價未來走勢的堅挺。
  于是,在“西金東移”這一新興趨勢發(fā)展的同時,中國金價仍然是“東價西望”,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國際因素特別是美國貨幣政策和宏觀經濟的影響。
  因此,“西金東移”的同時卻“東價西望”,這可能是新興中國需求崛起和原有美元中心貨幣體系等新舊因素融合下現有黃金市場格局最生動的寫照。